行經以下位置請特別注意您的安全(夜間請結伴同行)
1.行政大樓地下停車場西側出口
2.行政大樓南側往電梯方向出口
3.行政大樓地下二樓教室走廊
4.行政大樓地下二樓東側男女廁周邊
5.後山
6.2宿(含文薈館後方社團辦公室)後方往東側停車場之東側道路
7.圖資大樓與設計大樓間之聯通鳳凰道和中央大道的階梯處(學生自設計大樓要回3.4宿的捷徑)
8.道南停車場
9.北校區機車停車場旁小徑
10.空橋區
申訴管道 07-6158000#2145 e-mail:lu17@stu.edu.tw
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申請調查表
word、
odt
緊急情況,任何時間請撥打07-6158024,由值班校安人員立刻協助。
學生性騷擾相關申訴辦法
性騷擾定義
如果我想要提出性騷擾事件之申訴,該向誰提出?
遭到性騷擾時該怎麼辦?
提出申訴後,當事人身分、事件的過程會不會曝光?
若我想更了解性別議題相關服務與相關資訊,可以到學校那個單位詢問呢?
性騷擾定義
一切不受到歡迎的,或與性或性別有關的言行舉止,讓被行為人感到不舒服、不自在,覺得被冒犯、被侮辱,在嚴重的情況下,會影響到被行為人就學或就業的機會或表現者。
現行法令之界定說明:
性別平等教育法:第二條第四款
性騷擾:指符會下情形之一,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:
(一)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,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岐視之言詞或行為,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、學習、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。
(二)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,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、喪失或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。
性騷擾防治法:第二條
本法所稱性騷擾,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,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,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:
(一)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,作為其獲得、喪失或減損與工作、教育、訓練、服務、計畫、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。
(二)以展示或播送文字、圖畫、聲音、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,或以岐視、侮辱之言行,或以他法,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,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、或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,或不當影響其工作、教育、訓練、服務、計畫、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。
性別工作平等法:第十二條
本法所稱性騷擾,謂下列二款情形之:
(一)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,任何人以性要求、具有性意味或性別岐視之言或行為,對其造成敵意、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,致侵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、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。
(二)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、具有性意味或性別岐視之言詞或行為,作為勞務契約成立、存續、變更或分發、配置、報酬、考績、陞遷、降調、獎懲等之交換條件。
遭到性騷擾時該怎麼辦?
很多人在遭到性騷擾/性侵害時都以消極方式面對,例如:隱忍不說、自認倒楣、逃避、不予理會當作沒發生;其實,遭遇性騷擾/性侵害時可以有更積極的因應方式:
(一)進行溝通:嘗試告訴騷擾者你的感覺,不表態只會強化這種行為。告訴騷擾者停止這種行為,這是最根本也最必須而明顯的解決辦法,但通常容易被忽視。
(二)採取掌控:若情況沒有改善,則採取掌控情勢的模式,即告知可信任的人。如直接告訴可信任的老師、同學、或同事,不管如何,只要你不想和騷擾者接觸,一定要告訴其他人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你對這件事的看法。
(三)提出申訴:若你已努力過以上方法,而情況仍然沒有改善,你也可以向學校或工作場所提出性騷擾/性侵害事件之申訴。
如果我想要提出性騷擾事件之申訴,該向誰提出?
如你在校外遭到性騷擾,首先你先以所在場所來界定處理之方式:
(一)在工讀場所:可向工讀場所之管理者提出申訴,或向本校性平會(學務處)提出申請,請學校協助處理。
(二)如在公共運輸工具上:可到抵達地最近的警察機關報案,另再向本校性平會(學務處)提出申請,請學校協助處理。
(三)如在公共場所:可向最近的警察機關報案,另再向本校性平會(學務處)提出申請,請學校協助處理。
(四)如在校內:本校已設有「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」專責推動學校性別平等教育,並處理校園性騷擾/性侵害與性騷擾/性侵害事件。您可以書面或口頭方式向性平會(學務處)提出申訴或向軍訓室校安中心提出申訴,24小時緊急電話是:(07)615-8024(幫您24小時)。本校「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」會於收件後三日內召開會議,討論是否受理及後續調查事宜。
提出申訴後,當事人身分、事件的過程會不會曝光,大家不就都知道誰被性騷擾了?
絕對不會。
學校申訴收件單位及性別平等委員會的委員,或工作場所業管單位,在處理過程中絕對會全程保密,若洩密甚至會觸法,所以請務必放心。
若我想更了解性別議題相關服務與相關資訊,可以到學校那個單位詢問呢?
歡迎您與性平會 陸怡青 小姐詢問、討論,地點在行政大樓一樓學務處
聯絡電話是:07-6158000轉 2145
性別議題宣導
蘋果執行長庫克出櫃
庫克如此撰文:「我為自己的同志身份感到驕傲。同志身份讓我對少數族裔的處境深有體會,也給我一扇窗,體會其他少數族群每天要面對什麼樣的挑戰。由於同志這件事,讓我對自己更有信心,勇於走自己的道路…它也賜給了我一層像犀牛一樣厚的皮,接受出任蘋果CEO的挑戰。」(文字摘錄自蘋果日報1031101)
校訊、校刊、新聞資料
